出于对河东君的仰慕,以及考虑到将太平军的军功阶层和江南士绅结合,从而能够让江南百姓接受的因素,周士相倾向为于佑明聘取柳小照为妻。
当然,内中周士相也是俗套的想到了门当户对这个问题。不管于家现在是不是就于佑明这一根独苗苗,其都是大明朝的国公。国公娶妻,且是太平军成立以来第一桩婚事,还是带有“试点”性质的婚事,从方方面面考虑,江南文坛领袖、做过太傅的钱谦益之女显然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柳小照还有一个名字,是她的父亲钱谦益为她取的钱孙蕊。不过从出生之日起,河东君便不喜欢丈夫为女儿取的这个名字,她为女儿取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柳小照。
女儿不随父姓,反随母姓,这自然惹得人非议,钱氏家族内部对柳如是都是不满。钱谦益却对此事不以为然,他素诩开明,自不会介意女儿是随他姓还是随妻姓。况且,小照这个名字很好听。
其实,17岁的柳小照已经许配了人家,夫家是曾任崇祯朝翰林编修的赵玉森之子。不过,赵家因为当年涉通虏案,父子都被械送刑部议罪去了。这桩婚事自然作罢。
周士相问过张安,柳小照的才貌如何,张安的回答是不逊其母。
张安肯定不敢骗自己,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八岁,真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想到河东君柳如是虽年已四旬,看着仍是美艳动人,其女儿才貌不逊于她,那必定也是个可人儿。
可便宜了于佑明,我为于家娶了这么个媳妇,于世忠九泉之下总不会再埋怨我了吧?
周士相满脸堆笑的望着张大嘴巴,对齐王叔要给自己娶媳妇而震惊的于佑明。
因为第一次做“媒婆”,周士相还不太适应这个身份,所以“诱导”的话语听起来比较干。还好,徐应元是个多方面能手,在旁帮着“注释”了几句,把从小到大只知上阵杀敌,报国仇家恨的于佑明给听得一愣一愣的。似乎他若不娶这位柳姑娘,不但是他于小公爷一生最大的损失,也将是他于家最大的遗憾。
“柳姑娘肯定是良妻,我让张安那边给钱府递过话了,回头我让人陪你去苏州一趟。咱们看中了人家,可人家未必就看中你,要是柳姑娘不愿意,咱们也不能强娶不是。”
虽说看中了柳小照,但周士相对这桩婚事能不能成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他把钱谦益给得罪的太狠了。当日河东君亲自到镇江为金圣叹求情,他连面都没见。把人家亲外甥给杀了,还大搞清欠,将钱谦益这个江南士绅领袖架在火上烧,一点面子也没有给他,气得钱谦益辞了太傅归乡,传出话来这辈子永远不会再往南都一步。现在转过头来,却又想着人家的闺女,换周士相是钱谦益,恐怕早就跺脚骂娘了。如果钱谦益真的不肯将女儿嫁给于佑明,周士相自然不可能用强,更不可能搬出定武帝来个皇帝赐婚,硬逼钱谦益嫁女。
张安那边打听的明白,这桩婚事能不能成,其实钱谦益的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河东君柳如是的态度。而柳如是和其丈夫钱谦益相比,对周士相在江南的一系列政策并不抵触,反而支持的很。这一方面固然柳如是出身贫苦,另一方面却是柳如是看的比丈夫钱谦益更远更多。这一点,就是钱谦益也是自愧不如,常与人说我不如河东君甚多。
金圣叹的事,钱谦益是真气,毕竟被杀的是自己亲外甥,而自己是堂堂太傅,周士相却一点面子也不给。柳如是那边是接了夫君书信往镇江营救金圣叹,可对于金圣叹乃至钱氏族亲,柳如是却并无好感。在钱谦益被清廷下狱的那几年间,柳如是在钱府的日子过得可并不好。她之所以给女儿取柳姓,而非钱姓,却是存的将来给女儿招个上门女婿的想法。原因无他,钱府上下对柳如是,那是视如仇人般的存在。要不是钱谦益对柳如是极是疼爱,恐怕柳如是早就被钱氏族人赶走了。(作者注:正史上钱谦益死后两月,柳如是就被逼自杀)
所以,张安的建议是走“丈母娘”路线,只要柳如是点头,这桩婚事便能成。
周士相正在琢磨怎么教于佑明去苏州讨丈母娘欢心,那边于佑明总算反应过来,猛摇头道:“我不娶妻!”
“为什么?”
周士相眉头一挑,这件事可容不得于佑明不愿意。这小子有想法可以,但必须保留。
郭雄他们也觉奇怪,娶妻生子可是大好事,于小公爷怎的不乐意了?
脸憋得通红的于佑明半天回了句:“鞑虏未灭,何以家为!”
“嘿!”
周士相笑了起来,这借口糊弄别人可以,糊弄他却不行。要是个个都嚷着鞑虏未灭,不肯娶妻生子,那太平军十几万人都要打光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