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哪怕他现在的状态在他的手下看来是在思考着人生哲♂理。
“陛下现在身体好些了么?”
“回大人,根据属下所获的情报,陛下的身体已经无恙。但陛下的近侍却向属下声明陛下依然感觉身体不适,不愿意上朝和处理政务。”
“那么陛下还有什么别的举动么?”
“陛下每人都待在自己的寝宫内,作息与往日并无不同。只是近几日多次要求淳于司空、杨太常、士孙尚书等人进献古籍,每一次得到新的古籍后总是手不释卷,甚至时而抚掌大笑,之后还在古籍上批改涂抹并命人将古籍重新赐予诸大臣。属下曾经一一浏览过那些被批改过的古籍,但是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异之处。”
也许董卓的确是放松了对大臣的监控,也许在大多数人眼中长安城皇宫内的那个小皇帝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傀儡,可是董卓很清楚地知道,如果那些大臣们真的有什么异动的话,那么哪怕是名义上的皇帝,他们也不可能绕过去。
这,便是法理和正统性的巨大作用。
尤其是能够从洛阳一路跟随到现在,证明这些朝中的大臣们对刘协还是有着相当的认同度,毕竟在刘辩已经被鸩杀的今天。先帝刘宏的骨血也只剩下刘协这独苗一只。
正是这份血缘上的传承,让那些怀有非分之想的宗室们只能选择一条更为危险的道路。
同时,抓住了整个事情关节的董卓,也不必再花费如从前那般巨大的人力物力。
只是……
“注意你的态度,士兵。你正在谈论的是大汉王朝的皇帝,他依然是这个国家最至高无上的存在,不是你一个区区百人可以随意指摘的,记住了么!”
“属下必铭记大人的教诲。”
面对眼前声色俱厉的董卓,那个被无端敲打的下属却并未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和怨念,眼前之人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偶像。同样是整个西凉军的“神”。这样的存在开口斥责他,不论他是否有错,还是先将自己摆在有错的位置上吧。
他可还没有反驳董卓的地位和能力。
“走吧,回长安。我也该去给陛下请安了。”
听到这句话。那位刚刚还低头认错的下属已经忍不住脸上露出些许笑意。显然在他看来刚才虽然董卓斥责了自己,但终究还是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或许自己已经在董卓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深不浅的印象?
至少感受到从周围传来的各种艳羡的目光后。他是如此坚信着。
至于事实是否真的如此,那就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了。
反正刚刚还在教育下属要尊重皇权的董卓此时却好像上古凶兽一般散发着血腥的杀气一路横冲直撞的来到了皇帝的寝宫之中,不但将那些皇帝自己招募的侍从吓得在廊道两旁瑟瑟发抖,就算偶尔有那么一个两个忠心耿耿的笨蛋也是被直接撞飞——完全没有看出来我们的董肥肥对皇权到底有多么敬畏。
或者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区区百人将自然没有权力去蔑视皇权的崇高,但是作为手握重权的异姓诸侯王,董卓完全不必接受那些约束做出这一切看似悖逆的举动。
“你们都出去吧,秦王岂是会害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