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激情网>都市青春>小人物的英杰传 > 4.你挖一个坑,我挖一个坑
    “这是一次‘报仇’的战争,所以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有很多,相信孟德兄长一定是不会在乎这一点点小小的‘瑕疵’,而且我们还能够获得天子的诏令。”

    对于前者,李书实多少有些嗤之以鼻,因为曹操这明显是打算借着自己老爹死于徐州这件事将徐州纳入到自己的怀抱之中。

    须知如今徐州的各方势力之中,北方以琅邪郡为核心的刘备军和臧霸军关系极为紧密,而且随着汉帝刘协进入兖州,刘备可是和李书实一道属于第一批承认其地位的诸侯,虽说两者如今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李书实和刘备的某种倾向性。

    而且出身同一个地方的两个人不说知根知底也是互相都很了解,虽然说李书实入住了西河李氏,刘备也自称是汉室宗亲,但两个人细究起来都可以算是寒门之末——假子的名声终归比不上真子,中山靖王刘胜号称直系子嗣超过百人,天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至于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刘备所获得的“皇叔”称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功勋让皇室和围绕在小皇帝周围那些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们就算是捏着鼻子也要认下他这门可靠地“外援”,以对抗手握重兵且权力愈发膨胀的曹操。

    事实上另一个位面中很多人诟病刘备的“皇叔”地位中很重要的一条罪状便是他称帝后所立下的帝系,虽说李书实也弄不清楚那种东西到底有多么重要。也从来没有关注过,但想来就算是一种牵强的上挂下联,作为空穴来风却也未必无因。

    所以比起那些世家勋贵们本身所拥有的号召力,不论是李书实还是刘备实际上都一直在依靠着皇室的力量为自己谋求某种程度上的合法性。

    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刘备与曹操之间的眉来眼去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不,曹操的追杀名单中不但没有作为琅邪郡太守的刘备,而且还在字里行间为刘备脱罪。

    是啊,两个人大概私底下都快达成政治同盟了,刘备又怎么可能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做出这种事情呢?怎么想都觉得栽赃陷害的味道反而更浓一些。

    搞定了刘备,又有皇帝这种大牌。臧霸和他部下的选择也就不言而喻。

    至于南部下邳、广陵的笮融和赵昱。

    前者估计是被孙策吓到了。又或者已经进占丹阳的袁术向他承诺了什么,反正他对袁术的倾向是愈发的明显。而赵昱虽然是名士一名,但除了名声比较大脾气比较臭之外也就是书多读了几本而已,就算真的想要硬挺。在袁术的逼迫下也完全不是敌手。

    徐州南北的局势堪称明朗。徐州中部核心区域的纷争才是真正令各方关心的焦点。

    这场纷争表面上是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应和陶商对陶谦徐州牧继承权的争夺。而实质上则是以曹豹和许耽为首的外来者利益集团与糜竺和陈珪为首的本土势力之间的争斗。

    曹豹实际上也是出自谯县曹氏,只不过与曹腾所创下的如今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关系很远,甚至两者之间还因为曹腾的崛起而起了一些龌龊。

    虽然李书实并不知晓其中内情。但想来也逃不出点娘上的三流狗血剧的桥段——原本默默无闻甚至备受欺压的支族因为某个成员的一人得道,让整个支族鸡犬升天,然后反过来上演了一出xx逆袭,抢了曾经被占有的田地,夺了曾经被占有的婆娘——考虑到孟德兄那众所周知的独特嗜好,如果说这来自于遗传家教什么的想来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吧。

    结果让曹豹和他的兄长曹宏不得不被逼着远赴徐州,可惜身为一户外来人,想要在异乡扎下根来是多么的不易,尤其是从之前的xx富跌落成o挫o,心中的悲凉可想而知。

    怎想到天不绝人之路,随着陶谦入主徐州,面对本土势力的压力,自然要想办法与之对抗,结果既有本土背景又与本土势力有些隔阂的曹氏兄弟便成了陶谦的心腹,各个作为陶谦的左右手做一些陶谦不愿意出面的龌龊事,弟弟则领兵镇守一方。所以说这兄弟俩能够与来自丹阳的许耽交好,想来也应该属于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同命相连”。

    而且,因为这两者一个算是陶谦麾下的统兵之将,另一个更是担任陶谦亲军丹阳兵统领的心腹爱将,还兼着郯城城防司令的职务,故而实力极强。

    至于作为他们对手的糜氏和陈氏,作为地头蛇和土财主自然实力不俗,只不过在军权方面要差上不少,哪怕他们与北方的刘备和臧霸走得很近,但终究在东海郡内有些吃亏。

    也就是说如此算来,通过刘备,曹操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徐州部分实权派人物和大部分本土势力的支持,所以才如此迫不及待想要藉此难得的借口趁着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反应过来之前将一切都变成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