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我和英军一起,从印度英帕尔启程前往缅甸前线,作为军事顾问,我不参与任何的作战行动,按照上级的指示,我只需要在一到两个月内教会英军使用新武器,顺便交流一下彼此的作战心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返回美国,回归自己的部队,继续太平洋岛屿的作战任务。
我在缅甸的任务相对轻松,每天除了跟随部队行军,就是教英国装甲兵使用新型战车。英军和中国驻印军在取得英帕尔战役胜利后,就兵分两路追击溃逃日军。与此同时,从中国境内出发的中国远征军北线部队,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胜利,盟军兵对日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
其实在缅甸战场上也有少量美国部队在执行作战任务,但是在战斗中只是起到一些辅助英军的作用,毕竟印度和缅甸在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军在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我自己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对英国人的了解,我对英军的战斗力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我个人觉得他们的战斗力远远不如同时期的美国军队。当然对于英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我早有耳闻,在亚洲战场上,英军被日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撤退,丢失了东南亚的大片殖民地,我认为这是由于很多原因造成的结果,参与亚洲战斗的英国军队兵员构成复杂,是一支军队由印度人、尼泊尔人、缅甸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等组成的杂牌军,协同作战能力比较差,其次战败的主要责任应该归咎于将领指挥的决策失误,和英国政府在战争前和战争爆发初期奉行的绥靖政策......总得来说,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逐渐走向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大殖民地人民纷纷争取民族独立,庞大的殖民帝国也随之土崩瓦解。
1944年英帕尔战役后,日本缅甸方面军主力第15军元气大伤,北方日本第33军也败在史迪威指挥的中国驻印军的攻势下丢了密支那,节节后退,倒是南方若开地区的日28军向东后撤有限,因此整个日军战线呈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大斜线,北边的防线枢纽就是缅甸古都曼德勒。
日军驻扎缅甸部队将领在英帕尔战役之后大换血,木村兵太郎出任缅甸方面军司令,他被人称为只知道服从东条英机的机器人次官,后来也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7名战犯之一。木村兵太郎手下还是3个军,北部本田中将的33军有18和56师团,负责对中国军队作战,中部15军司令牟田口廉也被撤职,接替的是片村四八中将,有15、31、33、53四个师团,南部Sakurai的28军有54、55两个师团。另外第2和49师团作为方面军预备队。
英军在英帕尔战役后也调整了指挥结构,南方的15军不再隶属于斯利姆的14集团军,而是由战区直属。北部史迪威的司令部也不再在战役上受14集团军节制。这样,斯利姆的14集团军仅下辖第4和第33军,专心准备1945年旱季的中缅甸大反攻。33军军长仍是斯托普福德,有Nicholson的2师,Gracey的20师,后来又从4军调入Rees的19师。4军军长斯康斯因战功升迁,调回印度后方任职,斯利姆特意选择在若开和英帕尔立功的7师师长梅塞维升任军长,这个任命后来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梅塞维手下最初有Evans的7师,的17师,和Rees的19师(后来调出)。更高层的指挥上,第11集团军群番号被撤销,干脆改称战区地面部队司令部,吉法德将军被蒙巴顿解职,接替的是利斯中将。这位利斯也是个战功显赫的名将,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是蒙哥马利第8集团军的30军军长,蒙哥马利离开意大利以后,利斯就是接着出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人,1944年占领罗马以后受封为骑士,11月调升东南亚战区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是斯利姆的直接上司。对斯利姆来说不幸运的是,他好容易和吉法德配合默契了,这次又来了一位难以合作的上司。利斯随身带来一大批第8集团军的参谋人员,工作方式完全是北非意大利战场著名的第8集团军的一套,对上级东南亚总部和下级14集团军的工作方式完全看不惯。利斯和斯利姆之间的关系几乎是公开敌意的。对1945年即将开始的旱季攻势,斯利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此前,他仅有英帕尔这一次著名的胜利,而因为英帕尔战役防御战的性质,他多少被伦敦看成是一个谨慎稳健的指挥官。其实斯利姆的战略目标一直只有一个:打击日军的野战部队主力,而不去在意土地和著名城镇的得失。英帕尔的防守反击是他认为当时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手段。现在,斯利姆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和极佳的出发阵位,该表现一下大胆出奇的一面了。首先,斯利姆的战役计划一开始就不依靠数量优势,他不想动用自己所有的师,因为计划中的反攻战役是大踏步进退,补给线很长,斯利姆有意把几个师留在印度后方不用。其次,斯利姆却准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因为缅甸中部腹地跟印缅边界的丛林不同,相当干旱,是适于机械化部队的地方。斯利姆建议把17师和5师改装成机械化步兵师,尤其是5师,拥有两个机械化旅和一个随时可以空运的旅。此外,斯利姆将军还有一个直辖的255装甲旅,虽然装备的坦克有比较先进的美制谢尔曼坦克,也有老式的斯图亚特式和格兰特式坦克,但也已经比日军装甲部队占很大优势了。
战争后期在整个缅甸战场,英军配备了12个坦克团,他们面对的日军坦克,和我们在太平洋岛屿遇到的差不多,都是装甲薄弱、火炮口径较小的97式中型坦克或97改中型坦克、95式轻型坦克等日军常见车型,在缅甸战场上的日军甚至还装配着更加落后的89式坦克......日军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彻底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我坐在一辆作为指挥车的布伦装甲车里用望远镜观测着英军和日军的战况,每次战斗英军都是先用牵引式榴弹炮炮轰日军阵地,然后再用坦克配合步兵进行突击,缅甸热带丛林的植被比起太平洋岛屿更加茂密,日军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在丛林里打起了游击,抵抗英军的攻势。
我第一次亲眼见证了我研发的M-44-2型120毫米口径自行火炮的实战,相比当时被英美军队广泛使用的同样是美国制造的M7牧师自行火炮,我的自行火炮火力更强,射程更远,装甲厚实,机动性也比较好,有效的打击了日军的火炮和机枪掩体,很好弥补了牵引式火炮和其他自行火炮的缺陷,和我同行的几位英国装甲部队指挥官对这款新型自行火炮非常满意,后来也得到了斯利姆将军的认可,我的新型自行火炮对他发起缅甸总攻有极大的帮助,在战斗间隙,我和斯利姆将军也做过深入的交流,他对我们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上的战斗表现大加赞赏,他非常赞同我的战术思想,尤其是坦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我觉得他是英国军队中我比较欣赏的一位指挥官。
归根结底,我前世曾经是中国人,我有很强烈的中国情结,我非常希望自己的发明能让中国军队使用,因为中国军队缅北的战斗相比英国军队更加艰难,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两者都存在天壤之别,中国驻印军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和日军作战。
尽管中国驻印军采用美军装备和新的训练方法,火力配备、通讯能力、机械性能大为增强,官兵素质、战斗技能明显提高。此外,依照《中英财政协定》,英印政府为驻印军提供了布朗式机枪和履带式小型装甲车,供应中国驻印军服装、膳食、医药和薪饷,提供驻印军训练场地和其他部分后勤设施,如油料、水电、运输等,英国为中国驻印军总共花费了109.9676英镑,但是美国在印缅战场的主要援助对象是英国,由于M-44-2自行火炮初期生产的数量较少,也只能优先满足英军的需求,新型的车辆是不可能配备给中国军队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美国军官,我个人能力有限,我不可能违背上峰的命令私自行动,我只能做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从我抵达印度开始,我就在考虑要寻找机会接触一下缅甸战场上的中国军队,虽然在武器方面帮不上忙,但是给予他们战术、战法上的帮助也是可以的。然而我在缅甸停留的时间毕竟有限,是否能和中国军队的指挥官见面还是未知数,如果机缘巧合,我的计划或许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