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振华在“光谱别墅”停留了一个多星期,在这期间,郭钊德和余彭夏也专门来了一趟,并与赶来的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总经理维诺格拉多夫进行了多轮秘密谈判并达成了最终协议——香江恒隆银行将是这笔贷款的出借方,苏俄国家政府将是这笔贷款的承借方,具体操作流程则交由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执行,同时,该银行有为这笔贷款承担违约连带责任的义务。
虽然达成了协议,但不管是郭钊德还是余彭夏都对这笔贷款心怀疑虑,在他们的观念里,苏俄国家政府是一个不值得信赖与合作的客户,而且这个客户掌握的力量太强大了,这使得贷款回收的工作变得相当艰难,有可能面临无法预料的风险。
对此,谭振华没有解释,只是告诉他们,这笔贷款只是个开始,未来有可能有更多的此类贷款,不过他向他们保证,贷款回收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如果这些业务将来真的产生了坏账,他可以用他自己在“红旗基金”中的应得收益进行补偿。
郭钊德和余彭夏断然拒绝了谭振华提出的补偿方案,事实上以他们两位现在的身家,10亿美金这样的损失完全承受得起,甚至更大也无所谓,而且他们非常清楚,没有谭振华,他们根本没可能获得这些财富,这个年轻人就是他们生命中的“贵人”,他和他们的命运早已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们信任他,他也从未辜负过他们的信任,每当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刻,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将他当成那个够资格做出最终决定的人,就像私下里聊天中郭钊德经常说的那样:“谭振华拥有一双能看透未来的双眼,所以,有时候他做的决定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甚至完全不符合正常逻辑,但我就算再怀疑也还是会选择按照他的判断来执行,因为事情最后的发展总是能证明他才是正确的。”
完成了与苏俄的第一笔贷款的正常发放,谭振华与“光谱俱乐部”、与“圣殿骑士团”算是有了切实的合作关系,所谓“盟友关系”也终于从纸上谈兵变成了实际操作,同时,他也终于实质上开始插手苏俄事务。
这是一个开始,那个帝国正在崩溃,有无数的掠食者正在盯着这头奄奄一息的巨兽,毫无疑问,巨兽死亡之后的尸体将成就这颗蓝星上所有食腐动物们有史以来最丰盛的一顿饕餮盛宴,至于能从这具尸体上抢夺到多少养分,就要看各家的手段了。
……
倭国,东京港区芝浦一丁目1番1号,东芝总部大厦。
藤尾增冈再次站在这栋熟悉的大厦门口的时候,心情无比复杂。
他曾经也是每天进出这栋大厦的无数人中的一员,从他大学毕业进入东芝开始,他在这里工作了超过20年,也无数次设想过,会和经历类似的人一样,在这栋大厦里渡过全部的职业生涯,直到他在飞往米国的航班上巧遇了一个华夏的年轻人,从此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而那,已经是5年以前的事了。
他还记得,那年他向公司提出辞呈的时候,HR的负责人和公司的高层领导们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解和怜悯——是的,藤
尾增冈肯定那是怜悯,因为那时,还没有如今名声响彻全球的“矩阵实验室”,谭振华也只不过是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天才少年,在庞然大物般的东芝公司眼中,甚至连被当做对手的资格都没有,在人到中年的时候离开东芝、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安稳的职业,离乡背井去投奔这样一个前途未卜的小公司,这人肯定是疯了。
而那,也已经是4年多前的往事了。
这一切值得吗?
现在看来,都是值得的。
每当回想起这段历史,藤尾增冈甚至都会后悔于没有在那趟航班上就答应那个向他发出了邀请的年轻人!
这绝不仅仅因为这个年轻人给了他优厚的,数倍于东芝的报酬,更因为他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但帮他建设了一座全天下最好最先进的微电子实验室,更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无论课题的进展是顺利还是遇到挫折,都一如既往地信任他、支持他、鼓励他,但有所求,必有回应,藤尾增冈觉得,能有这样的一位老板,恐怕,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梦想吧?
与他怀着同样复杂心情的,还有张忠谋。
由于“矩阵”实验室与多家倭国企业结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华芯微电子”有一半以上的产能是为这些倭国企业的需求而准备的,产品种类繁多,数字的、模拟的都有。
特别是东芝,更是“华芯微电子”的大客户之一,因为东芝公司获得了MIPS的授权,可自行设计生产符合MIPS构架的CPU产品,而他们也喜欢这种相对拥有一定自主权的方式,东芝笔记本电脑的计算核心CPU,就是其在购买了授权之后,自行改进调整的产物,而这些芯片除在东芝自己拥有的半导体工厂生产之外,“华芯微电子”也承担了一部分的生产任务。
但不可否认的是,“华芯微电子”还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积累有限,由其首创的这种半导体代工模式,目前也还不是业界的主流,绝大多数的半导体行业领先企业特别是占据行业头部的大公司们,首先考虑的还是自行生产芯片,交给“华芯微电子”的那些订单,要么是“矩阵实验室”拥有知识产权的一些产品,比如东芝委托的CPU、索尼委托的CCD,要么是一些通用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芯片,比如各类功放、标准接口芯片,这说明,“半导体代工”这种模式尚未被普遍接受。